
你是否曾經關心過自己的體重和血糖問題?
也許你正在悄悄面臨一個隱藏的健康風險——「糖胖症」。這是一種結合了肥胖與糖尿病的疾病,不僅影響體重,還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、脂肪肝等慢性病的風險。今天,我們將深入探討糖胖症的影響,並教你如何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來預防。
什麼是糖胖症?
糖胖症(Diabesity)指的是肥胖與糖尿病共同存在的情況,這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。當體脂過多時,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會下降,使得血糖調控變得困難,進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。而糖尿病又可能進一步加劇體重增加,形成惡性循環。
糖胖症的常見症狀
如果你出現以下症狀,可能需要特別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:
🔹 腹部脂肪堆積:即使沒有明顯增加食量,腰圍卻持續變大,這可能是胰島素阻抗導致脂肪囤積的跡象。
🔹 疲倦與無力:血糖調控異常可能影響能量代謝,讓你即使有充足的睡眠,仍感到疲倦、無精打采。
🔹 食慾難以控制:胰島素異常會干擾食慾調節機制,讓你頻繁感到飢餓,特別是對甜食或精緻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增加。
🔹 頻繁口渴與排尿:當血糖過高時,腎臟會試圖透過排尿來排除多餘的糖分,導致口渴感增加並頻繁上廁所。
🔹 皮膚變化:胰島素阻抗可能導致皮膚變黑(如頸部、腋下、關節處),這是糖胖症的早期警訊。
如何預防糖胖症?
1. 飲食調整:減少精製糖攝取
🔹 避免含糖飲料和高糖點心,選擇不加糖的飲品,如無糖茶、黑咖啡。 🔹 改用低GI(升糖指數)食物,如糙米、地瓜、玉米,這些食物能幫助穩定血糖。
2.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
🔹 纖維能幫助延緩血糖上升、促進腸道健康,建議每天攝取足夠的蔬菜
3. 控制食量,避免暴飲暴食
🔹 避免過量進食,養成「七分飽」的習慣。 🔹 採用「211健康餐盤」原則:
- 2份蔬菜(約占一半的餐盤)
- 1份蛋白質(豆干、豆腐、毛豆、豆包等)
- 1份全穀類碳水化合物(糙米、地瓜、燕麥)
4. 規律運動:提升代謝與胰島素敏感度
🔹 每週至少進行 150分鐘 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或騎腳踏車。 🔹 加入重量訓練,可提高基礎代謝率,幫助脂肪燃燒。
5. 良好作息,減少壓力
🔹 長期壓力會導致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升高,促進腹部脂肪堆積。 🔹 建議每天保持 7-9小時 睡眠,並透過冥想、深呼吸或瑜伽來緩解壓力。
書心健康管理診所:專業指導,量身打造健康管理計畫
在書心健康管理診所,我們根據每位客戶的體質與需求,提供個人化的體重管理與健康指導。我們的專業營養團隊將協助你調整飲食、規劃運動策略,並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健康生活習慣。
糖胖症雖然是隱形的健康危機,但透過適當的飲食與生活方式調整,我們可以有效預防,甚至改善症狀。從今天開始,為自己打造更健康、充滿活力的生活吧!
延伸閱讀:為什麼會出現高血糖的問題?
延伸閱讀:飯前、飯後血糖正常值是多少?糖化血色素怎樣才標準?
延伸閱讀:什麼是胰島素阻抗?對於減肥有什麼影響?
延伸閱讀:什麼是CGM 連續血糖監測? 對於減重有什麼幫助?
延伸閱讀:減重飲食怎麼吃才對? 一天要吃多少熱量?